宕昌以“田园综合体”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治学 王晓勇
近年来,宕昌县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核心抓手,推动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处处美”,“环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内涵美”的深度跃升,通过“以产惠民”“以景兴农”的发展路径,让乡村振兴既有生态颜值又有产业价值,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持续增强。
产业筑基:大棚里育出“致富苗”
秋日的贾河乡大堡子村,乡村振兴人才实训基地的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西红柿挂满枝头、黄瓜藤蔓垂坠,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在进行。来自何家堡乡白水川村的“土专家”马巧菊手持菜苗,用“乡土话”讲解着“备垄、栽培、铺膜、吊蔓”等种植技巧,周边致富带头人及村民围坐聆听,在实操中汲取种植“干货”。
这座实训基地是宕昌“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核心之一,流转土地25亩,建成20座双层钢架构大棚及1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培育西红柿、羊肚菌等十余种蔬果。“引才兴业”机制更让技术与资源精准对接——蔬菜种植大户张想菊主动承包产业园,带动村民抱团发展,实现了“技术变技能、园区变财源”的转变。如今,基地不仅是产业示范窗口,更成为人才培育摇篮,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农旅融合:荒地上崛起“后花园”
沿着滩子村8公里沥青产业路前行,25个文旅打卡牌串联起580米“绿色长廊”与千亩“油菜花海”,昔日的撂荒地如今已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网红景点。这是贾河乡“田园综合体”的生动缩影,该乡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思路,将山水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大堡子村,“政企联营”模式激活了乡村活力:村集体以资金和土地入股,打造“鸿鹄山庄”“三月间”林下火锅烧烤区,提供餐饮、游乐等服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申扎村新建水保主题公园,将“两山”理念具象为生态景观;滩子草原通过油菜轮作整治荒地,夏日里金黄花海与风电叶片相映成趣,吸引游客体验露营、农家生活。去年8月,全县农文旅融合发展推介活动在此开幕,更让贾河乡“县城后花园”的名片愈发响亮,周末游、亲子游热潮持续升温。
治理赋能:新风中凝聚“向心力”
乡村之美,既在颜值更在内涵。宕昌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同步深化基层治理,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大堡子村每月召开“板凳会”,已累计解决停车场扩建、排污改造等民生问题12件;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开办道德讲堂,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这种治理效能正不断延伸:立界村依托官鹅沟景区优势组建旅游合作社,发展42家农家乐,带动160余人就业,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营收达2400万元;山背村、罗湾村通过易地搬迁打造藏羌特色民宿,让悬崖村变身旅游胜地。从“产业兴”到“治理优”,宕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实现了乡村发展的形神兼备。
下一步,宕昌县将持续放大“田园综合体”示范效应,深化农文旅融合,重点发展观光农业、研学旅游和文旅康养产业,在绿色农业、中医药延伸、物流加工等领域攻坚突破,让更多乡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