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金秋武都橄榄香 产销对接富路宽

武都区两水镇大湾沟油橄榄基地。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_副本

武都区两水镇大湾沟油橄榄基地。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秋风送爽,橄榄盈枝。9月23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迎来了一场以“橄榄”为媒、以“丰收”为题的产业盛会——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陇南油橄榄产销对接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广大油橄榄种植户齐聚白龙江畔,共庆丰收喜悦,共谋油橄榄产业发展大计。

一颗橄榄,带活一方经济

武都,这座地处秦巴山区、被誉为“陇上江南”的小城,与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同处北纬33°线,是我国油橄榄的“黄金适生区”。自1975年引种至今,50年来,油橄榄已从“外来客”成长为“致富树”。

“截至目前,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达64.13万亩,鲜果产量5.69万吨,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小龙在介绍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油橄榄不仅是“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绿色名片,更是带动20多万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

一场对接,打通产销链条

本次节会不仅是丰收的庆典,更是实打实的产销“联姻”。在签约环节,多家企业与武都达成合作意向,涵盖鲜果采购、精深加工、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为油橄榄走出甘肃、香飘世界再添新通道。

“武都橄榄油酸值低、风味醇,品质不输国际品牌。”一位来自重庆的采购商表示,“这次来就是希望建立长期合作,把优质的武都橄榄油推向西南市场。”

一批专家,注入科技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中国经济林协会油橄榄分会副会长俞宁等多位专家学者现场授课,从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到品牌打造,为武都油橄榄产业把脉开方。

“我们要把油橄榄做成百亿级产业集群。”陇南市委副书记蒋小丽表示,陇南将持续推动油橄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绿果子”变成“金果子”。

一条路子,绿了青山富了民

从荒山披绿到群众增收,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武都油橄榄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白龙江沿岸百里橄榄绿意盎然,不仅筑牢了生态屏障,更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丰收节里话丰年,橄榄香中谋新篇。武都油橄榄正以更醇的香、更亮的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