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祝:丰收节里庆丰年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郑金花 李登玉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天祝县在松山镇德吉新村启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当地各族群众以歌舞、展销、技能比拼等多种形式,共庆丰收喜悦、共享劳动成果。

开场舞《缘起锅庄》率先拉开文艺演出帷幕。演员们踩着欢快的节拍舞动,跳出丰收的喜庆;铿锵的腰鼓声此起彼伏,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与歌舞旋律交织,浓浓的节日氛围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参与者。

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更是热闹非凡。香菇、平菇、滑子菇鲜嫩饱满,藜麦颗粒圆润、色泽鲜亮,中药材品相上乘,鞍子山村水箱中的生态鱼鲜活灵动——琳琅满目的优质农特产品整齐陈列,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赏、品尝选购,不时有客商与农户商谈合作,现场一派产销两旺的景象。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家种的食用菌、藜麦都卖上了好价钱。这沉甸甸的果实,离不开咱们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天祝县松山镇德吉新村村民张得宝捧着自家种植的藜麦,脸上满是笑容。

作为“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天祝县依托产业优势,在本次丰收节中特别设置剪菇脚、采菇技能评比环节。比赛现场,农户们凝神聚力,指尖翻飞间娴熟展示采菇、剪菇技巧,动作利落又精准,尽显专业素养。这一环节不仅为丰收节增添了趣味,更搭建起农户交流技艺、互学互鉴的平台,为后续提升食用菌产业生产技能注入动力。

“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天祝县松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徐永虎感慨道,“丰收的背后,是科技与汗水的交融。每一份收成,都是农民朋友用辛勤汗水浇灌的希望,也是农业科技在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将继续携手,用科技赋能农业、用智慧创造未来,让家园更富足、更美丽。”

此次丰收节不仅是一场庆祝盛典,更是服务农民的综合平台。活动现场同步开展乡村振兴普法宣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服务,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发放宣传资料,切实将实惠与便利送到农民心坎上。

丰收的喜悦,源于全年的耕耘与突破。今年以来,天祝县聚焦农业提质增效,示范推广菜草轮作、二茬种植等农业技术7项次,覆盖面积9590亩;建立水肥一体化、豆类蔬菜标准化种植等示范点16个,袋栽食用菌产量突破1亿袋,特色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2.6亿元。乡村建设同样成果丰硕:17个和美乡村如期建成,村容村貌蝶变升级;村道硬化、垃圾清运、绿化美化同步推进,一幅幅“村美、人和、业兴”的乡村画卷在天祝高原徐徐铺展。这些沉甸甸的成果,凝结着天祝农民的每一滴汗水,更彰显着广大“三农”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今年天祝县农业丰收基础扎实、成色十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艳霞表示,“展望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讲好‘三农’故事、深耕‘三农’事业、饱含‘三农’情怀,持续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