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陇右文库·民间宝卷库》编纂出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陇右文库·民间宝卷库》编纂出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每日甘肃网9月23日讯 据定西日报岷县报道(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马爱军 安婷 冯亚飞)近日,甘肃省《陇右文库·民间宝卷库》编纂出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承载着多民族文化记忆的宝卷文献通过系统性整理正式纳入文库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陇右民间说唱文献整理的空白,更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从手抄传承到典籍化保存的跨越。

《民间宝卷库》岷州宝卷编成书《陇右文库》是甘肃的“四库全书”,是对历史文献进行全面抢救发掘和传承保护的重大文化建设规划项目。《民间宝卷库》是《陇右文库》的第七个重要子库,分河西宝卷、岷州宝卷两编,每种文献为一卷,共197卷,成书共50册。其中,岷州宝卷收录99卷,成书30册。

此次编纂收录的岷州宝卷,是流传于原岷州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岷州宝卷的文本多为手抄本,其次是木刻印刷本、石刻印刷本,最早版本可追溯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宝卷刻印本,距今近500年仍保存完好。

“岷州宝卷数量占全国宝卷数量的六成,其继承了中国古老宝卷的传统,其活态传承特征在全国独一无二。”《陇右文库·民间宝卷库》主编、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陈自仁介绍,民间说唱宝卷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说明了它的价值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宝卷的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

截至2022年,岷州宝卷种类数达486种3000多部。近年来,岷县陆续有珍稀文本的新发现,数量达百余种,尚待整理公布。这些文献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主流思想与民间信仰,又涵盖养心养生智慧,更以120余种词牌曲调承载着独特的民间音乐遗产,堪称研究民俗学、宗教学、音乐学的“活化石”。目前,岷县已形成20多名传承人保护梯队,为宝卷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