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靖远:打造“黄河之滨”文明新图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通讯员 马玉平 李思蕊

秋初的靖远县城,一个个民生建筑投入使用,完善着这座小城的功能;一条条主干道路得以贯通,活跃着新旧之城的商贸物流;一场场全民文化活动,涌动着城市的烟火气息。与此同时,一场覆盖广大干部群众、惠及城乡百姓的文明志愿服务,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温馨和舒心……

今年以来,靖远县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功能完善与群众文明素养提升同步。如今,“我的城市我的家”正在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大家积极参与到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当中,共同浇灌城市文明之花。

  干群齐心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靖远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带头参与,80余家部门和单位、2000多名干部分别包抓城市所有路段,定期上街,广泛开展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扫等活动,用双手扮靓家园,让城市干净成为一种常态;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疏堵结合,教育与宣传同步,管理与服务并重,加强对流动摊贩、店外经营、便民市场的服务管理,引导流动摊贩“进点入市”规范经营,认真落实“门前五包”,推进城市精细化服务和管理,努力让每一个市场主体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人。

  多维发力 筑牢城市文明根基

道路破损、车辆乱停、道路管理混乱一直影响着城区群众的出行体验。靖远县积极推动城市道路建设,泰安路、靖乐北路等重点道路全线贯通;志愿服务过程中,住建、城管等部门创新方式,科学规划、施划公共停车位以及电动车停车点,积极清理僵尸车辆;交管部门持续开展教育宣传和道路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教育引导驾乘人员规范停车,引导居民遵守“按灯行止、按道行驶、按位停放”的规则,让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

  文明餐饮 培育健康生活习惯

积极倡导居民树立“按需点餐、按量取餐”的用餐理念,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坚决拒食野味,以实际行动尊重劳动、践行节俭惜福。各行业主管部门聚焦餐饮酒店、美食街区、学校食堂等重点场所,广泛开展文明用餐宣传,切实提高文明餐桌知晓度与群众支持度。鼓励餐饮企业通过折扣优惠、赠送优惠券等形式,激励顾客践行“光盘行动”。学校、机关食堂加强用餐管理,通过设置取餐指引、开展节约宣传等方式,引导师生、职工按量取餐,从源头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倡导居民践行“俭以养德、节俭办宴”理念,聚焦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全面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积极推行婚事新办、厚养礼葬,以文明理事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宣传文化等部门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同步举办乡村广场舞大赛、农民书画展等文体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文化惠民 丰富群众日常生活

群众文化活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县上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把文化惠民、服务群众落到实处。在靖远水街,从傍晚到深夜,热闹从不停歇,文创摊位上的本地手工艺品、网红打卡点的创意装置、定时上演的非遗小戏,让“夜靖远”不只有美食,更有了文化味与新鲜感。在文化产业中心,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大家自编自演、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营造了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系列文明活动,如春雨般滋润着靖远的每一寸土地,不仅让城市“颜值”显著提升,更让城市“内涵”持续丰富;不仅增强了居民文明意识,更凝聚起全民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生动诠释了“我的城市我的家”的深刻内涵。

展望未来,靖远县将持续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干部示范引领、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文明志愿服务。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靖远必将成为黄河之滨的文明典范之城,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文明新风中收获幸福与自豪,让文明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图片均由靖远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