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的珠宝讲述敦煌故事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无边”文创展位前,宝相花丝巾的细腻纹样、金银错心经手镯的古朴光泽、忍冬纹对戒的精巧造型,将敦煌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美学融为一体,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品鉴。中国宝玉石协会独立设计师、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理事,“无二珠宝”与“无边文创”品牌总经理张琳,在互动区向记者分享了敦煌文化与珠宝文创融合的创新实践。
此次展出的“万物有灵”“无边无际”“宝相弥生”“丝路絮语”四组套系,以及原创文创IP“飞天兔”部分作品,尤其是宝相花丝巾、金银错心经手镯、祥云毯、见山抱枕等,备受关注。张琳指出,敦煌文化底蕴深厚,但其现代表达绝非简单堆砌元素,关键在于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她坦言,创作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既保留传统纹样的庄重,又赋予现代灵动感。“过度保守易显陈旧,过度解构则易失真。”为此,团队深入研习敦煌壁画与雕塑,从古代服饰纹样中提取核心元素,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例如“敦煌那朵云”系列,将壁画云纹提炼重构,呈现出轻盈灵动的气质。
工艺方面,团队融合陇派手工金镶玉传统技艺与现代3D打印技术,提升细节与层次表现。在材料上经反复试验,最终选用特殊合金并结合镶金与金银错工艺,通过精准色彩与表面处理,实现色彩与光泽的统一。“传统是根,现代是翼,二者结合让敦煌元素真正‘活’起来。”张琳说。
展位设计也注重文化传播,通过现代展示技术与敦煌元素相结合,营造出兼具文化氛围与现代感的空间,使观众可直观感受纹样提取与制作过程,增强沉浸式体验。
展望未来,张琳表示将继续深化敦煌文化与珠宝设计的融合,进一步挖掘甘肃其他非遗技艺,如剪纸、绢花、刺绣、掐丝珐琅、螺钿、大漆等,并计划邀请海外设计师参与,融合敦煌元素与全球潮流,提升国际竞争力。